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师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根草去的人”。这更让我深刻的理解了人们把教师比作红烛的内涵。教师如果没有红烛那种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国家栋梁之才又从何而来。秉承着弘扬教师精神,发扬教师优良品质,本期的“传递正能量”教师专访我们荣幸的请到了电子与自动化学院教师李海珠老师。

李海珠,男,中共党员,高校讲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2016年9月至今,先后承担了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系统仿真、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2018年荣获“社团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19年主持院级科研课题一项;2020年6月参加校级青年教师技能大赛荣获三等奖;2020年10月作为指导教师参加机器人系统集成大赛荣获自治区一等奖。

在这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李海珠老师并没有觉得教师这个工作枯燥乏味,反而保持着高昂的热情。李海珠老师在采访中说到,给学生一杯水的时候,老师本身就应该有一桶水。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自己就有很大的知识量,现如今科技不断在创新,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所以更要不断的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乐趣,这样自然而然就不会感到乏味了。
在采访中谈到,作为青年大学生的我们,应该以一种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以后的学习和就业时。李海珠老师说到:首先应该要对自己的专业感兴趣,要热爱自己的学校,其次就是要有自信心,进入社会后不要担心四处碰壁,大胆去闯。年轻就是有闯荡的资本,毕业后更是要敢闯,敢拼,不要畏畏缩缩,否则就会错失很多机会。

在谈及一名学生是成绩重要还是社会实践能力更为重要的问题时,李海珠老师认为两者都比较重要。但是两者相比还是学生成绩更为重要。学生不远千里万里来求学,最主要的当然是学好知识。把知识学好以后,进入社会,才能更好的去社会实践。如果专业知识不扎实,进入社会以后胜任不了工作,也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情。

采访的最后,李海珠老师对电子与自动化学院的学生说:“趁着年轻一定要努力学习,在这个年纪学习是最主要的事情,在学习之余也要好好享受大学时光,毕业之后初入社会,面临的就是就业和成家立业的问题,也就不会再有现在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了,所以在闲暇之余,不要总在宿舍打游戏,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为自己的大学时光留下一份值得珍藏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