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思政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政资讯 >> 正文



公众号谈育人 | 安徽省教育厅:联盟聚力 价值引领 双向互动
日期: 2022-08-20      信息来源: 宣传部      点击数:

  2021年5月,中宣部办公厅发布高校思政类公众号重点建设实施方案,安徽省教育厅官微入选首批“高校思政类重点建设公众号”。一年来,安徽省教育厅官微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通过联盟聚力、价值引领、双向互动等举措,构建全省教育系统新媒体传播矩阵,强化主题引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努力在融媒体背景下探索教育类官微育人创新途径。

  一、强化联盟聚力,努力拓展网络育人新空间


为加快推进安徽省教育系统新媒体融合发展,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安徽省教育厅依托安徽省高校智慧思政平台,搭建了集新媒体阵地管理、舆情响应处置以及主题宣传载体等功能于一体的安徽省教育新媒体联盟平台,通过强化联盟聚力,搭建网络育人新空间。

  1.聚合力量,打造新媒体宣传矩阵

平台构建了以安徽省教育厅官微为主导,聚合全省教育系统内各级各类共计1855个账号为一体的政务新媒体宣传矩阵。通过对全省教育系统新媒体的内容聚合分析,不断加强系统内新媒体管理,确保阵地安全。努力打造教育宣传“中央厨房”模式,在内容生产、协同传播、联动支撑等方面,最大限度汇聚全省“育人资源”,实现一次采集、多样展示、多元传播。


截至2022年7月7日,平台覆盖人群总量达到12795347人,聚合新媒体内容数量为609425篇,用户互动信息655375条。


  2.聚焦热点,强化宣传与舆情联动

通过联盟平台,打造融媒体+舆情的有机结合模式,逐步推进宣传与舆情工作联动。

依托平台,实时关注全网涉及安徽省教育工作的舆情信息,配合热点话题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媒体传播分析、稿件评价分析,判断用户情感走势、归纳舆情线索,及时把握教育舆情态势,有效地为新闻热点选题、新闻舆情预警、风险控制等提供全面的大数据分析支持,为融媒体宣传工作提供参考,也便于发挥全系统统一宣传、集中引导的优势,为积极回应、正面发声、主动宣传提供靶向支持。


  3.联动发声,实现多路径复合传播

通过对矩阵内各新媒体账号发布内容的题材选择、呈现方式,以及互动声音的活跃趋势、情感偏向的聚合与分析,研判近期全省教育宣传的热点与难点,以及受众关注的重点与趋势,通过“专题下发”“自荐专题”等方式,做好教育系统大宣传议题的策划设置,有效提升教育系统宣传合力。

专题宣传中,注重各地各高校的联动发声,通过调动矩阵的宣传力量,实现多路径复合传播,实现专题育人效果最大化。


  二、强化价值引领,努力打造网络育人新载体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使互联网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通过联盟,进一步加强省内教育系统各媒体的融合,在内容上守正创新,加强主题引领,构建主流价值网络生态。


  1.自荐专题,共同挖掘优秀典型

安徽省高校新媒体联盟成员通过荐选题,发掘学校优秀师生代表背后的故事,并通过平台稿件协同中心向安徽省教育厅官微进行推荐。


近期,安徽省教育厅官微与联盟成员单位共同创作、推送《太牛了!安工大学子斩获世界冠军、特等奖提名奖、国际一等奖……》《安徽工程大学辅导员的一天》《全国仅10人!安徽90后辅导员赵颖虹获奖》《安徽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巡礼②| 安徽师范大学 王春雨》等原创推文,引导师生向优秀看齐、向先进靠拢、向典型学习,取得良好育人成效。


  2.开设专栏,合力奏响教育强音

围绕重大主题,结合重要节点、敏感时段,以及教育舆情发展情况,安徽省教育厅官微开设“皖教·学习”“奋斗者·正青春”“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双减’一周年”等专题专栏,发布来自联盟成员的《奋斗者·正青春|马鞍山励志少年以口执笔,书写坚强人生》《奋斗者·正青春|励志!安庆师大学子张晨用音乐点亮心中之光》《奋斗者·正青春 | 做一个温暖孩子的“心灵捕手”——记安徽省合肥市三十八中学北校区教师王靖》《皖教·学习丨皖西学院:打造“双色”课堂,赋能育人实效“双减”一周年丨合肥市经开区:提质减负,促“双减”落地“双减”一周年丨六安市:课后服务全覆盖,这份年度“成绩单”请查收等优质文章,陆续推出一批主题统一且形式多样的宣传产品,推动全省教育系统新媒体平台同向同行、联合发声,合力讲好安徽教育故事。


  3.主题引领,集中彰显主流价值

安徽教育厅官微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大宣传主题,积极策划,全面整合优势资源,坚持融合创新,充分展现了在主题宣传方面的引领力。通过议题设置与引领,构建全省教育系统大宣传格局,不断提升宣传引导能力,为省内各地各校提供了新媒体管理矩阵和主题宣传载体,逐步成为全省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支撑。


三、强化双向互动,努力构建网络育人新机制

在融媒体时代,信息呈现形式、传播载体发生了巨大变化,青年学生感知渠道、阅读方式随之变化,如何确保信息精准送达、教育工作有效开展,安徽省教育厅官微从内容生产、内容交互、内容呈现三个方面进行形式突破,强化双向互动,推动网络思政育人可持续性发展。


  1.内容生产众筹: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生创作者

安徽省教育厅官微运营团队通过高校新媒体联盟,从全省各高校遴选出一批政治立场坚定、有较强文字功底、熟悉网络宣传的学生,组建学生团队,通过统一设置议题,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作一批贴近时代主流、贴近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生活的作品,如《安徽17所高校秋景图合集来了!哪所高校最能打动你?》《直击!安徽多所高校军训现场照!》《直击!安徽省高校暖心抗疫举措!》等文章,让宣传工作更好地亲近学生、服务学生、引领学生,实现育人功能。


2022年高考期间,通过学生团队征集线索、素材,策划推出《我们在安徽的高校等你!》《高考倒计时1天!安徽各地各校这些温暖瞬间令人动容》《2022年安徽高考结束,一起回顾各考点现场难忘瞬间……》等文章,从一年一度、全社会共同参与、见证的“高考”主题出发,打好“感情牌”,引起情绪共鸣,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2021年,通过学生团队征稿、组稿,开设党史学习教育专栏,先后推出了覆盖省内74所高校的16篇推文,向外全面、集中展示了安徽各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优秀做法和典型经验。



  2.注重内容交互:努力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

为落实“青年大学生在哪里,网络思政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原则,官微运营团队充分利用网络直播的技术优势,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限制,强化学生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

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安徽省教育厅组织举办唱响百年青春风华——安徽省高校师生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文艺展演,集中展演了一批具有较高思想水平的文学影视歌曲优秀作品。文艺展演全程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并鼓励省内高校师生在线观看、参与互动。安徽省各高校师生热切关注、积极组织收看收听,直播累计在线观看100万人次,公众号线上实时评论互动量达10万,新增粉丝近5万人。在活动开始前、进行中、结束后,官微通过发布探班视频、活动海报,持续进行活动预热、活动播报、活动总结,大大提高了广大师生对活动的期待值和参与感,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3.创新内容呈现:不断提升网络育人内容的感染力

除了传统的“文字+新闻图片”的方式,官微还采用了视频、音频、链接、动画、H5、VR等多种形式呈现内容,不仅给受众带来丰富多样的视听享受,还能更便捷直观地呈现出所要传递的教育类信息。

在全国爱眼日期间,官微发布《近视防控,我们在行动》《近视防控,这些知识请查收》等系列推文,把冗长、枯燥的文字科普,转换成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专家讲解视频,更好地向师生家长普及爱眼护眼知识,系列推文阅读量突破14万,点赞量近千,取得了良好的宣讲效果;暑期来临之际,官微发布《致全省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全体家长,如何科学预防溺水,这些安全知识要牢记!》《为了孩子安全,这份防溺水专题教育系列视频一定要看!》等推文,通过防溺水歌谣、漫画、动漫视频等形式,直观地呈现了惨痛的经验教训,并一一罗列了潜在的风险及应掌握的安全知识,多样化开展防溺水宣传,持续强化学生、家长防溺水意识,系列推文阅读量累计突破50万,点赞量过万。











©1999-2021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苏尔干街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