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指示和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在各高职院校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通知》精神,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切实提升我校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与创新实践能力,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及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自 2025 年秋季学期起,我校全面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
为确保课程教学效果达到预期,9 月 10 日下午,信息中心组织召开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课前研讨交流会。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秦婷出席会议,教务处、信息中心相关人员、人工智能通识课教学团队成员等参加会议。
会上,教务处传达了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在各高职院校开设人式智能通识课程的通知精神,信息中心对《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标准与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内容涵盖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以及课程考核等多个方面。与会人员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如何更好地开展课程教学展开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优化建议。
秦婷副校长在讲话中强调,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是我校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契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关键举措。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是课程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她要求教师们以此次研讨为契机,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确保教学质量和成效。秦婷副校长还提出了四点具体要求:
一是要依托内蒙古的地域与学科优势,挖掘具有区域特色的人工智能案例,激发学生服务本地的热情,积极探索 “人工智能 +” 的应用场景;
二是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虚拟教研室的协同创新能力,组建课程建设专项小组,开展案例开发等活动,构建 “企业 - 学校 - 教研室” 三方联动机制,将企业需求和案例转化为教学资源,不断升级课程内容与模式;
三是要丰富教学形式,鼓励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开展人工智能实践,借助大模型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是要持续关注课程实施情况,建立 “教学反馈 - 问题解决 - 课程优化” 的闭环机制,定期组织交流活动,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人工智能教育服务,助力学生成长为适应智能时代和区域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