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电子商务学院
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 系部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建工作 · 正文
【英模事迹】“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
日期:2021-10-24 信息来源: 点击数:

吴天一,男,塔吉克族,1935年6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人,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吴天一长期在青藏高原从事高原医学研究工作。1956年,吴天一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1957年至1958年,在中国人民志愿军512医院工作;1958年至1970年,在解放军516医院工作;1970年至1978年,在青海西宁第一人民医院担任内科主任;1979年至1983年,在青海高原心脏病研究所担任副所长;1984年至2010年,在青海高原医学科学研究所先后担任副所长、所长、院长;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年,在青海高原医学科学研究院工作,2019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吴天一“七一勋章”

图丨吴天一在办公室

世界屋脊上,一位80多岁高龄的老人带领医学团队,常年跋涉在离蓝天、白云最近的天路。50多年来,他推动我国高原医学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在漫长艰辛的奋斗历程,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的名字,深深烙在青藏高原各族群众心中。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专家。

20世纪30年代,吴天一出生在新疆伊犁一个塔吉克族知识分子家庭。他9岁随父母去南京读书。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战争正式打响。在南京,吴天一顺利通过征兵体检,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1957年,吴天一与夫人一起,换上志愿军的服装,来到位于平壤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12医院。在那里,因为防治疫情得力,他获得第一个三等功。

1958年随部队回撤到青海后,为响应当时“大练兵”号召,吴天一被分配至某骑兵连。“我要当一名普通兵。”吴天一说,在骑兵连他获得了“五好战士”荣誉,为他之后常年在高原“骑马问诊”打下了基础。

图丨吴天一在实验室内与学生讨论

1978年,吴天一与同事共同创建了全国第一家高原医学研究所。为尽快全面掌握各种急慢性高原病,1979年至1992年,吴天一主持了历时10余年、覆盖10万人的高原病大调查。“每到一个地方,我都问哪里海拔最高?”吴天一说,高原医学研究必须要去高、偏、远的地方,不落下一户一人,才能准确掌握疾病分布和患病因素。

青藏铁路建设5年中,作为原铁道部高原医学专家组组长,吴天一带头制定出一系列劳动保护和高原病防治措施,建立了全面科学的卫生保障措施和急救方案,将高原病的自我判断方法写入科普手册,送到每个筑路工人手中。

他亲自带领科研医疗队上山指导工作,研究开发以藏药为主的红景天等致适应剂,提出“三高三低”急救措施,使急性高原病发病率由青藏公路建设初期的9.8%降至1%以下。吴天一的研究不但保障了青藏铁路的顺利建设,而且创造了14万劳动大军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工作4年、无一例因急性高原病死亡的世界医学奇迹。

图丨吴天一在实验室内指导学生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地震,年逾古稀的吴天一彻夜未眠,主动请缨,不顾同事和家人的劝阻连夜带领医疗队奔赴灾区。到达灾区后,他日夜奋战在救灾一线。白天,往返奔波于各大救援点,指导并参与高原肺水肿病人的抢救;夜间,辗转各医疗队讲解高原病防治救援知识,尽全力拯救群众生命、保障人民健康。他还发挥懂藏语的优势,为受灾群众讲解知识、疏导心理。

“这是世界最高海拔地区的地震,我们要以共产党人的精神战胜高原地震灾害。”吴天一说。震后,他主持召开了多个会议,进一步总结玉树地震救援经验,并面向国际社会介绍了中国抢救急性高原病的成功经验。

全身14处骨折,双眼白内障,耳朵鼓膜被击穿……吴天一身体饱受病痛折磨,但他仍深深迷恋着这片土地,扎根高原从医50多年,默默守护着青藏高原的万千生命。“青藏高原是我科学研究的根,是我生命的根,高原医学研究是我一生的追求。‘七一勋章’是党内最高荣誉,是荣誉也是考验。未来我要带好团队培养好接班人,为保障高原人民和官兵的健康作出更大贡献。”吴天一说。

来源:新华网

电子商务学院新媒体宣传部出品

监制:雷欣欣

主编:任益

本期编辑:金媛

视屏剪辑

上一条:【英模事迹】“七一勋章”获得者孙景坤
下一条:【英模事迹】“七一勋章”获得者陈红军


Copyrights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商务系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服务电话:0471-4909963   E-mail:dzxydszx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