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马尔罕:此处东去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改变了中亚地区的地缘经济版图,撒马尔罕也再次找回了自己在世界版图上的重要地位。撒马尔罕,中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202...
从红山文化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地域性文化之一,在中国考古学史上有着独特的贡献,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红山文化大约出现在公元前5000多年至公元...
为何世界四大文化体系在敦煌汇流? “除了喜爱敦煌之外,我也鼓励年轻人拥有更加宽广的胸怀和世界格局,通过敦煌看世界、游世界和包容世界。”当敦煌飞天壁画编成舞会有多美。(视频来源:...
大运河何以成为历代王朝兴衰的生命线? 2500多年来,大运河的开凿、发展与兴盛的历程就是一部中华文明的持续演进史,也是中华文化不断丰富、联动、升华的历史。大运河的故事。(视频版权归...
5000多年文明史如何塑造了中国的人权观? “在任何社会,离开历史、文化与文明去割裂看待人权问题,都是有失偏颇的。”纪录片《真实中国:民主自由人权探索之旅》预告片。(视频来源:新华...
林超民:为什么中华大地天下一统而欧洲大陆多国林立?古代欧洲一直处于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之所以呈现出统与分的不同,与各自的地理条件、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有关。 ...
故宫为何独一无二? “故宫”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故宫建筑群,又名紫禁城,是500多年间国家运行的中心和权力象征;二是指故宫博物院,它是我国最著名的博物院和世界顶级的博物馆,是五千年...
北京“历代帝王庙”入祀的188位帝王,都是怎么选出来的?“中华统绪不绝如线”的统绪观,作为点睛之笔,为历代帝王庙留下了宝贵遗产。 位于北京阜成门内大街的历代帝王庙,是明清两朝的皇...
蒋志龙:“古滇国”考古重大发现揭开了什么秘密? 自《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述以来,古滇国就一直以神秘王国的方式存在。直到1956年金质“滇王之印”出土,以及此后的一系列发现,进...
“中国无石器时代”的论调是怎么被推翻的?仰韶文化的发现及命名,从根本上否定中国无石器时代的论调,确立了中国新石器时代。 迄今百年的中国考古学研究成果表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5000多年前,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早期文明时代的古国、邦国文明,之后进入夏商周的王国文明,到秦汉以后的帝国文明,中华文明连绵不断持续发展。 ▲《青年说》节目上,四川省文...
作为地标性建筑中的突出代表,长城在全世界已经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成为世界语境的中国符号。 长城曾是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修建的规模浩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历朝历代均修筑了长...
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邦畿千里,维民所止。”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
她是不折不扣的国宝。她见证了丝绸之路上千年的民族交融。她一出世便震惊天下,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她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蜀锦护臂。出世:...
在中国和世界文明史上,黄河是一条孕育伟大文明的河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黄河文明以其根源性、连续性、包容性等文化特质,成为中华文明的根脉和中华民族共享的根源性文化符号。...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日前表决通过《内蒙古自治区促进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部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4年经济工作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审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
11月16日,青海省委书记陈刚调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工作并召开座谈会。当日,陈刚前往青海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学...
--- 友情链接 ---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苏尔干街8号 电话:0471-4909999